关于角色
「定义的延伸」
实际上,这种说法最初共鸣自米兰·昆德拉文章中阐述的观点。
在摄入信息、处理内化的过程中,这些角色与我之间唯一存在的联系是,其起点起始于我。TA们是对某一时刻脑内想法的再现与延展,然而当其履历轨迹趋于完整时,这些痕迹已与仅在旁观着的我无关。笔者所做的仅是记录,同时享受编织串联角色关系网的秩序感。
时至今日,我仍在思考是否需要对角色定义进行主动说明,逐渐已对“解释行为”被施加的含义感到疲惫。然而对于到访此处的游览者,适量的引导或许是必要的。
请注意,本站所记叙内容遵循以下原则:
- 皆为cassgender角色,外貌=人的形状。当使用“他”为第三人称时,对应英文语境中的“they/them”;
- 即使出现可能的社会关系,各角色间也均无任何浪漫关系,请将其全部理解为AroAce;
- 概念与角色互为载体,内容不局限于文字,倾向于多媒介并存,因此网站本身也是一个地点。
就像我曾说过的,小说人物不像生物那样诞生自母体,而是产生于一种情境,一个语句,一个隐喻。隐喻中包含了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人生的基本可能性,在作家的想象中,它只是还未被发现,或人们还未论及它的实质。
然而,小说人物并非产生于我的履历表中的任何一种情景。我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曾实现的可能性。我爱所有的主人公,并且所有主人公都令我同样地恐惧,原因就在于此。他们,这些人物或那些人物,跨越了界限,而我只是绕了过去。这条被跨越的界限(我的“我”终结于界限的那一边)吸引着我。小说要探寻的奥秘仅在另外一边开始。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,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。
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 [捷克]米兰·昆德拉